English

襄樊护城河重放光彩

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
2000-11-10 来源:光明日报 记者 夏斐 通讯员 张鹤、王虎、王建元 我有话说

本报讯站在襄阳护城河边,只见河水清澈,杨柳拂岸,集城、池、园、路于一体的景观让熙熙攘攘的市民流连忘返。最近完工的“护城河改造工程”已把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襄樊市的一个旅游景点。

据考证,襄阳城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(公元前201年),完善于宋朝,筑城的同时开凿了护城河。城池南北长约1.7公里,东西宽1.5公里,护城河宽180米、水面91万平方公里,是全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,有“华夏第一城池”之称。

然而,由于各种原因,前些年护城河不仅没有得到保护,反而受到破坏,河床淤积严重,部分河段成为“垃圾堆”、“臭水沟”,两岸搭满了违章建筑。

襄樊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,怎样保护和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,推动城市发展,是近年来襄樊市委、市政府在城建上深入思考的问题。襄樊市先后投资1600万元对护城河进行二期改造,隆中风景管理局投资2200万元修建腾龙阁、三国文化广场等一系列景点设施。改造的效果是明显的,今年古隆中的旅游收入增长了20%。

修复古城墙需要巨大的投入,工程指挥部按照“谁投资谁受益”的原则,引外地客商修复古城墙,并在修复的古城墙内修建大市场,经营权40年不变。截至目前,已有3位外地客商投资870万元,修复了670米古城墙。

东护城河附近有一个停车场,环境较差,影响护城河沿岸景观。襄运集团看中了这块地盘,与指挥部达成协议,由指挥部负责拆除停车场一带的违章建筑,美化停车场环境。襄运集团投资180万元,在旧停车场上建一座综合大楼,由襄运集团经营。

护城河工程指挥长、副市长陈鼎益介绍说:西护城河治理三期工程是680米的河道疏浚及护岸拓面,1800米长的内环路修建工程。护城河治理工程竣工后,环绕古城的东、南、西三面的护城河将全部贯通,连成一体。环城一周可实现“内环路通车,城墙上行人,城墙外跑马,护城河荡舟”的目标。

襄樊市委书记孙楚寅、市长罗辉告诉记者,历史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潜在的,也是巨大的,它将极大地提升城市的品位,拉动城市经济,增加城市后劲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